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 就職典禮
  • 攜手抗疫 護港安民
  • 齊抗疫
  • 「二十大」觀看學習會
  • 國安
  • 第十屆
  • 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與東區工商聯領袖座談,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成偉家訪中西區居民,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王卉向香港島婦女聯會成員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與南區青年領袖座談,宣講二十大精神

莊紫祥常務副理事長 - 人民政協 建言獻策 「深圳特區40年成功經驗值得香港借鑒」

深圳特區40年成功經驗值得香港借鑒


莊紫祥 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基金會主席 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創會會長  本會常務副理事長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彈指一揮間,深圳經濟特區歷經40年砥礪奮進,已由一個昔日的邊陲小鎮發展為舉世矚目的創科中心、智慧之城、「中國矽谷」。今天,它更提升至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新興國際化大都市,GDP增長近10000倍,人均GDP升至全國城市之首,經濟總量更已經超過新加坡及香港。

這片昔日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能創造如此的輝煌成就,當中的關鍵是其背後的世界眼光、大膽實踐、正確選擇和成功治理。這些致勝關鍵,構成了特區成功的密碼,也深刻啟示着世界經濟發展前路。反觀比鄰的香港,卻停滯不前,讓人黯然嗟歎!香港在過去歲月裏,由2000年數碼港到2015年的創新及科技局難產,一次又一次遭政治騎劫而不斷錯失發展良機,此際若我們再不團結一心求共識,專心一致謀發展,盡快走出政治攬炒的泥沼,一心一意建設這個地方,抓緊眼前「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發展機遇,奮起直追,我們最終會落入恨錯難返的田地。

縱觀深圳特區的成功發展,其實源自國家的世界眼光及大膽實踐。先說世界眼光。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西方經濟經歷多年滯脹後,陷入經濟危機,通貨膨脹、需求不足、資本過剩的壓力,倒逼西方推動產業轉移,謀求國際經貿合作新機遇,世界經濟行至十字路口。國家決策層即順勢而為,適時打開國門,成為西方技術和資本要素的吸納者,開闢了中外經濟大循環,讓中國資源和人力稟賦充分發揮優勢。

再談大膽實踐。深圳特區是在無先例、無經驗的情況下,作為改革先行者,以「摸着石頭過河」的勇氣,大膽嘗試,特事特辦,尊重市場規律,接受國際規則約束,促成中國經濟與世界接軌,讓中國稟賦接受市場定價,嵌入全球價值鏈。過程中,更多中國企業藉此突破舊藩籬,更多外資企業得以拓展新領域。

尤其重要的是,經濟特區的設立,是國家為推動改革開放而作出的重大決策。40年來,一代代特區建設者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為內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闖出了一條新路。深圳由羅湖、福田,再逐漸向西一路發展到南山。從1980年起常住人口約33萬,到了2019年,常住人口是1343.88萬。GDP方面,從1980年僅為2.7億元人民幣、人均GDP835元人民幣,到2019年已高達26927億元人民幣,人均突破20萬元人民幣,增長速度驚人。面對方興未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圳特區更率先構建起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走出獨特的創新發展之路。

對比兩地發展,深圳特區40年的成功經驗,值得香港總結借鑒。香港作為國家的對外視窗,從無間斷地為國家改革開放帶來急需的資金、人才,並通過投資、貿易和多種形式的合作,為改革開放發展提供重要動力。港深在地域以至國家發展布局上一直唇齒相依,在往後不斷深化的國家改革開放大潮中,兩地仍會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前瞻未來,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最閃亮的「雙子星」,香港必須加緊兩地合作,比拚雙飛,在發揮優勢而不失競爭力的前提下,才能重整旗鼓,再創輝煌。

當前,世界經濟再度行至十字路口,疫情和保護主義正壓制國際經貿合作,全球化浪潮遭遇頂風逆流。中央決策層再一次適時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面對外部風浪,擁有超大市場和經濟規模的中國如今更為鎮定自信,進退有據。而深圳特區亦不負所望,以輝煌的發展成就證明了自己無愧於這個歷史選擇的同時,還將繼續乘風破浪,昂然邁進!


文匯報相關文章

http://paper.wenweipo.com/2020/09/03/CH2009030033.htm




Bingo網頁設計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