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 就職典禮
  • 攜手抗疫 護港安民
  • 齊抗疫
  • 「二十大」觀看學習會
  • 國安
  • 第十屆
  • 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與東區工商聯領袖座談,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成偉家訪中西區居民,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王卉向香港島婦女聯會成員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與南區青年領袖座談,宣講二十大精神

葉建明 常務副理事長 刊文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助青少年明辨是非

議論風生/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助青少年明辨是非\葉建明

警方國安處日前拘捕8人,涉嫌與上月19日的中大煽「獨」遊行有關,警方指出,被拘捕人士中多數並非中大學生。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這些人試圖把大學校園變成煽「獨」縱暴平台,將大學生變成「港獨」分子手中的棋子。而高學歷的幾十名學生,竟也隨波逐流,在自己母校留下不光彩的一頁。

網上資訊片面易被誤導

在持續逾年的「修例風波」中警方拘捕逾萬人,當中四成是學生,其中近2000人是中小學生,更包括12、13歲的兒童。這些青少年走上暴力違法之路原因各異,但大多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從眾」,聽從他人蠱惑,缺乏獨立判斷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被背後「大台」牽着鼻子走。

在當前這個霧裏看花的年代,獨立思考對年輕人太重要了。當網上的信息真假難辨,互聯網巨頭分析用戶上網習慣後,再利用大數據將用戶感興趣的資訊不斷推送給他,令他產生所看到的就是真實的錯覺。而網絡平台將共同愛好者攏在一起的時候,同溫層相擁取暖,更加深了一些青少年的片面認知。如果缺乏理性引導,特別是背後黑手推一把,以「違法達義」等貌似「崇高信念」的歪理謬論蠱惑他們時,青少年會很容易落入陷阱,被催眠,成為違法暴力行火的馬前卒而不自知。

這前所未有的大時代、新情況,形成了當下年輕人成長的環境。或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的確如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所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社會的正面引導,以及全社會對培養青少年獨立思考的關心,防止其誤入歧途,是避免成為「最壞時代」的良藥。如果社會各方面,特別是改革後的通識教育能肩負起這個責任,那利莫大焉。

這些年,香港變得「泛政治化」、變得不理性,攬炒派每隔數年便會挑起「政治運動」,對青少年影響甚大。從「反23條」到「國教風波」,由2014年的非法「佔中」到去年爆發的「修例風波」,不少青少年輕信攬炒派提出的「真普選」才算是選舉;「違法達義」才算「正義」;「修例風波」大批青少年對修例內容一無所知,便人雲亦雲高呼「反送中」口號,在偏見牽引下,糊裏糊塗參與街頭暴力行動,最終把自己的大好前途斷送。

獨立思考是一種能力,它需要有自己清晰的分析和判斷,在片面信息誘惑下,能避免認知偏差。青少年只有真正學會獨立思考,才有可能明辨是非,開啟有質量的人生,不會因為衝動或者偏聽偏信而上當甚至墮入法網,遺憾終生。

學生親身體驗國家發展

合理而準確的知識框架結構有助於青少年判斷及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過去的香港通識教育科為什麼會引發社會各界猛烈批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該科目的原意是培養學生「思維方式」,培養批判性和多角度思考,但因為缺乏相關正確的知識及邏輯作為樑柱,包括歷史知識、中國文化等等,令理性思維的「房屋」無法搭建,結果在面對政治爭拗時,青少年無法以多角度考慮問題,沒有思維只有「批判」,獨立而理性思考更是付諸闕如。

拓寬青少年眼界,有助於提升青少年獨立和理性的思考能力。哲學家叔本華說:「每個人都把自己視野的極限當做世界的極限。」拓寬視野,才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才能有真實認知下的分析比較。

特區政府早前公布通識教育科的改革內容,除刪減通識科課程內容和課時、提供經審批的適用書目表等重點外,教育局亦會提供到內地考察機會,讓學生親身認識國情和國家發展。協助學生親身體驗國家發展,可以說是通識科改革的一大特色,有助於解決當前香港青少年認知偏差的問題。青少年認識國家,不能只從傳媒上獲知,更不能道聽途說,需自己親身感受,切實比較。

青年人的腦袋,必須要長在自己的肩膀上。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本會常務副理事長

大公報相關文章

http://www.takungpao.com.hk/opinion/233119/2020/1212/530867.html




Bingo網頁設計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