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 第十屆理事會就職典禮
  • 2023義工嘉許禮
  • 415
  • 兩會精神分享會2
  • 議員培訓班
  • 完善地區治理
  • 中秋派月餅
  • 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與南區青年領袖座談,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成偉家訪中西區居民,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王卉向香港島婦女聯會成員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尤斌

兩會專訪|文頴怡談港民間組織作用

兩會專訪|文頴怡談港民間組織作用

中評社香港2月22日(記者 陸文煜)全國兩會將於3月初在京召開,香港廣西社團總會會長文頴怡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詳細解答民間組織在香港社會中承擔的角色、同鄉社團組織對於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作用、香港如何把握“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發展機遇、香港如何留住外來人才以及鼓勵香港青年將個人發展和報效國家相結合等問題。 

文頴怡表示,民間組織是政府和市民中間的一道非常重要的溝通橋樑,面對香港民生深層次矛盾,民間組織更扮演著政府和市民,特別是弱勢社群的粘合劑,目的是為了更好幫助市民解決問題。同時,她認為香港的同鄉社團可以利用對自身省份的熟悉,發揮两地溝通、共謀發展的作用。同鄉社團既可以穿針引線,動員資本流入國家建設,令香港順理成章地投入和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又可以推動香港支持中央堅定在港實踐“一國兩制”。此外,文頴怡也透露將在今年全國兩會中提交三個提案,首先是為在內地求學的香港青少年提供更多便利,深化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辦學的模式;第二是促進港澳青少年與內地交流的一些具體建議;此外,如何推動香港康養產業在內地發展也是她今年建議的一個重點。 

文頴怡,現任第十四屆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第十三屆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常委兼召集人,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香港廣西社團總會會長,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東華三院董事局前主席。 

以下為訪談全文:

機緣巧合走上義工之路 堅持為地方工作投入時間精力 

中評社記者:您在慈善社福、同鄉社團、地區服務等方面擔任了多項公職,也曾在採訪中提過“自己只是一名義工”,請問您是如何走上“義工”之路的? 

文頴怡:我的義工之路要從2014年開始擔任東華三院總理說起。東華三院是香港的一間慈善機構,在我小時候,我的父親也曾擔任過東華三院的總理,當時我便對這個機構充滿好奇,長大後雖然沒有太深入的瞭解,但常在電視裡看到東華三院有關的新聞。2014年,東華三院時任董事局主席施榮恆主席問我有沒有興趣加入東華三院,當時我的工作也能夠騰出時間,便答應加入其董事局。 

加入東華三院董事局之後,我便踏出了自己的舒適圈,接觸到更多不同的朋友、事物,做了很多慈善工作,讓我對很多事情有了改觀,對社會事務、政府政策等產生了新的看法或感受。之後,我也去參選了副主席,最後做到東華三院的主席。 

在東華三院里,我結識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有幾位朋友都是義工聯盟的成員,也有香港廣西社團總會的成員,他們邀請我一起加入,我就有了機會加入香港廣西社團總會。當時正值2017換屆年,我有幸擔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於是我在香港廣西社團總會更加活躍,也更多参与義工聯盟活动,由此我便在參與社會事務的道路上越行越遠。 

一路下來,其實所有的社會事務都有同樣的性質,慈善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板塊,所以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義工。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堅持在工作以外投入大量時間和心思投入社區,做好地方工作。不僅是我,我們的每位成員都是如此。 

香港可汲取國家精準扶貧的成功經驗 

中評社記者:您曾參與了國家三年脫貧攻堅戰,包括對廣西河池大化縣等扶貧工作,能否談談您的難忘經歷與感受? 

文頴怡:過去幾年,我同時加入了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該會大力推動國內的扶貧工作。我最大的感受是十分讚嘆國家對脫貧攻堅的效率和決心,國家能夠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以精準扶貧的方式完成目標,是舉世無雙、前無古人的的。 

國家把扶貧工作從“輸血式”轉變為“造血式”,更有利於他們的自身發展,這樣才是真正的脫貧攻堅達標。我深深感受到如何教育在地人建立自給自足的技能,讓他們可以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發揮自身強項,發揮自家產業的可持續性的重要,這令我衷心佩服。香港在很多方面發展的很好,GDP排名十分高,但仍然很多人生活在貧窮線下,香港的福利政策也在努力涵蓋這類對象,幫助他們脫貧,國家成功精準扶貧的經驗和效率是十分值得我們借鑒參考。 

民間組織是政府和市民之間的橋樑和粘合劑 

中評社記者:您有豐富的民間組織活動經驗,在您看來,民間組織在香港社會中承擔什麼角色?在助力解決香港民生深層次矛盾中可以發揮哪些獨特優勢作用? 

文頴怡:民間組織是政府和市民中間的一道非常重要的溝通橋樑。民間組織是以為市民提供社會服務為宗旨的,社會上不同的民間組織各自代表著不同的社會取態,有不同聚焦之處,最為“貼地”,最知道市民所需及痛點所在。而政府施政是以民為本的,必須要聆聽市民的聲音和訴求才能準確施政,為市民謀幸福。而就算政府有再好的政策,都需要靠民間的力量去幫助推動和實踐,所以兩者有缺一不可的關係。民間組織在面對香港民生深層次矛盾中是扮演著政府和市民,特別是弱勢社群的粘合劑,目的是為了更好幫助市民解決問題。 

同鄉社團發揮两地溝通、共謀發展的作用 

中評社記者:您認為,同鄉社團組織在“愛國者治港”與“一國兩制”實踐中可以貢獻什麼樣的力量?如何幫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文頴怡:香港大部分人口由全國23省不同地方不同祖籍的人組成,每個省份的人都屬同鄉,而同鄉社團一直在港都扮演著團結鄉親、凝聚力量、推動社會發展等積極作用的角色。同鄉會就是由各自的省份在香港的一個民間辦事處,而同鄉會發揮的作用,就是把他們的地方和文化宣揚出去,亦都是組織在香港鄉親的力量。每個同鄉會都是團結和孕育愛國愛港力量的最好基地,亦是凝聚選舉力量、團結民心的重要平台。在同鄉社團會員的幫助下,將能建立一個更美好的香港,亦能加強市民對香港及國家的歸屬感和向心力。 

我認為香港的同鄉社團可以利用對自身省份的熟悉,發揮两地溝通、共謀發展的作用。同鄉社團既可以穿針引線,動員資本流入國家建設,令香港順理成章地投入和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又可以推動香港支持中央堅定在港實踐“一國兩制”。 

同時,同鄉社團有很強的義工力量,很多鄉親會員願意以他們的工餘時間去幫助其他人。同鄉社團可以有效統合組織義工力量,在政府有需要時候,能在短時間內把義工力量發揮出去。在第五波疫情期間,我們的義工隊伍除了協助政府包裝抗疫服務包和派發抗疫福袋之外,也通過電話主動關心、瞭解鄉親會員的需要,有時可能會員需要的只是一個簡單的電話問候,就能溫暖人心。

香港應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下的重要節點樞紐角色 

中評社記者:等待三年,香港終於迎來逐步、有序、全面通關。您認為香港應當如何更好把握“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發展機遇?香港應該如何充分用好自身獨特優勢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文頴怡:我認為現在香港與內地已有序通關,香港應好好利用西九高鐵重開的黃金契機,重點向內地宣傳香港的優勢。我們首先要利用高鐵把人流和人才帶來香港,再把香港青年人帶上內地,讓他們親身體驗內地的經濟發展和變化,擴闊他們的生活圈子和視野,把生活版塊和發展藍圖擴大至整個大灣區的“9+2”城市,真正實現“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並且利用高鐵的雙向帶動,去增加香港與其他灣區城市的交流和互動和發展。 

香港在“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上具有重要節點樞紐的角色,在“一國兩制”的優勢下,香港不同產業都具有獨特的國際優勢,在全面通關后,相信更加能夠發揮好“聯通世界”的功能。 

“高端人才通行計劃”可延長限期以吸引人才定居 

中評社記者:2022年年底,“高端人才通行計劃”反響熱烈,吸引不少人才來港。您認為目線推出的人才計劃是否能滿足香港的人才缺口?對於如何留住外來人才,您有哪些建議? 

文頴怡:我相信“高端人才通行計劃”短期內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夠吸納世界頂尖人才到港發展。但長遠來說,因為通行證祗有2年,如何留住這班人才和專業技術,我認為特區政府可以考虑延长期限,不要讓人才僅把来到香港當作一段工作經歷,而是要讓他們視香港為一個可以長遠留下來的地方。政府可以在政策方面上做些優惠或者鼓勵,讓企業可以引入多些高端人才來香港。同時,政府需要做到在港形成一個適合創科和新興行業孵化和發展的基地,才可以吸引和留住該行業的人。在透過第三方企業吸引人才方面,政府應適時提供津貼或稅務優惠,利誘企業加碼提供更優厚的薪酬待遇和條件去吸引人才。 

香港廣西社團總會方面,除了團結在港鄉親、在港宣揚內地文化之外,也會全力配合政府吸引人才的政策。香港廣西總商會和廣西香港商會一向積極促進兩地商業交流,香港廣西青年聯會、香港廣西專業協會、香港廣西婦女聯會、香港廣西體育總會等屬會,也都积极推動、促進會員之間的聯繫,帶動人才交流。個人來說,我最希望帶我們的一些青年會員回廣西進行交流,亦都鼓勵他們在廣西發展,促進桂港交流。如果廣西青年有志來香港發展,亦都希望可以和我們聯繫,可以把我們的同鄉社團當做一個家。我自己不是廣西人,機緣巧合下做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政協委員,後來成為香港廣西社團總會的會長,成為這個大家庭里的一員。 

青年應積極走進國內、走向世界 

中評社記者:習近平主席曾在22年訪港發表的七一講話中表達了對香港青年的殷切期盼,表示“青年強,則國家強”。您認為應當如何鼓勵香港青年將個人發展和報效國家相結合?  

文頴怡:我非常同意習近平主席提到的“青年強,則國家強”。我認為青年人要瞭解國家,除了提供“憲法”教育,還要推動鼓勵他們走出去多見識國家。“憲法”教育方面要做到生活化,生動化,要著重言傳身教的方式,透過軟性方法和渠道,例如電影等去激發青年人關心國家大事。 

過去幾年因社會事件和疫情原因,青年人對未來似乎欠缺希望。我覺得現在社會正在復常階段,青年人要把握機會走出去見識。我認為最直接的方法是由愛國愛港團體、學校同內地舉辦交流團,讓青年人瞭解到中國在世界發展中的角色,明白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我相信,透過對教育、經濟、文化及生活等範疇的考察和交流,可以讓青年人對國家有更直接全面的認識和瞭解,從而提升對國家的歸屬感。除了到國內,也可以到國外考察學習,對比下就可以看到國家發展之迅速、生活之便利,能夠更好幫助青年人認清國家在世界發展中的定位。 

另外,我認為香港作為大灣區“9+2”城市的一部分,要更積極地打破青年人或新一代對內地/大灣區的迷思。我們應當好好利用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機遇,去讓青年人感受到北部都會區與內地的一體化之便利。我們可以透過講座、工作坊等活動去傳遞實用性資訊,同時亦可以配合體驗、實習、文化交流、技能培養等活動去鼓勵青年人在生涯規劃方面樹立更清晰的目標、規劃,從而積極考慮把到內地發展為長遠目標,真正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用自身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中評社記者:可否談談您今年打算帶哪些建議上兩會? 

文頴怡:今年兩會我關注三方面,首先是為在內地求學的香港青少年提供更多便利,深化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辦學的模式。第二是促進港澳青少年與內地交流的一些具體建議。此外,如何推動香港康養產業在內地發展也是我今年建議的一個重點。 

中國評論新聞網相關報導
http://www.crntt.hk/doc/1065/9/9/7/106599705.html?coluid=93&kindid=20731&docid=106599705&mdate=0222001120
Bingo網頁設計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