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 第十屆理事會就職典禮
  • 2023義工嘉許禮
  • 415
  • 兩會精神分享會2
  • 議員培訓班
  • 完善地區治理
  • 中秋派月餅
  • 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與南區青年領袖座談,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成偉家訪中西區居民,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王卉向香港島婦女聯會成員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尤斌

張文嘉|來論|多管齊下應對勞工短缺

張文嘉|來論|多管齊下應對勞工短缺

隨着人口高齡化、出生率下降,加上近年疫情、移民潮影響,香港現時旅遊、航空、跨境運輸、安老、護理業、基層醫療等行業都面臨人手不足的問題。香港已連續3年錄得人口淨遷出,合計減少13.52萬人。統計處資料顯示,2022年10月至12月的最新失業率為3.5%,而9月至11月的失業率是3.7%,已連續8個月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全民就業了。雖然失業率持續回落是好事,但實際勞動人口卻不升反跌,2022年第4季的勞動人口數目為3791300人,較2021年第4季則減少59500人。可見,勞工市場仍有不少隱憂,尤其是隨兩地恢復通關,海內外旅客重臨,本港對各類服務需求大增,幾乎各行各業都人手不足,解決勞工短缺更顯得刻不容緩。
復業津貼吸引回老本行

近期本港一宗新聞亦折射出勞工短缺所帶來的影響,84歲計程車司機失控撞傷過馬路途人,涉嫌危險駕駛被捕,該事件中司機的年齡令社會關注及震驚。從業者年老化現象,其實不止存在於計程車行業,根據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數字,2022年第四季度本港60歲以上的就業人數佔比為13.6%,整體勞動力的結構性老化是較為明顯的。從業者年老化,亦從側面反映出諸多問題,如行業待遇欠佳、從業者短缺、社會老齡化等等。社會自然是歡迎退休後仍有工作能力的長者投入工作,只是個別行業的勞動力如果老齡化持續加重,如工程建造業、計程車業、跨境運輸業等對從業者健康狀況有較高要求的行業,則可能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人口老化對勞工市場所帶來的挑戰和影響已讓我們意識到,須持續不斷為不同年齡組別的人提供更多誘因和支援,尤其是青壯年群體,以推動他們投入勞工市場。

短期而言,旅遊、餐飲、航空及跨境客運業等需要首先解決人才荒這一燃眉之急。疫情3年,不少行業以凍薪、減薪、放無薪假,甚至是裁員等措施降低營運成本,從業者紛紛轉行,這些行業的職場結構已徹底被改變。雖然如今通關復常,行業卻難以請回原有人才,無法應付通關後所激增的人流量,人手短缺嚴重影響這些行業的復甦。為了重振經濟,上月特區政府推出一連串措施吸引全球各地旅客來香港,但本港目前的承接力不夠,人手不足必定影響服務質素,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早前已有工會提出政府應設「復業津貼」,值得支持,如果特區政府能夠為幾個人手不足的重點行業提供一些津貼和資助,相信有利於吸引已轉行的工友重回本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手不足及疫後就業市場出現技術錯配的問題。
提供培訓減少技術錯配

長期來看,人力與職位「錯配」的問題,是出現「有人無工做,有工無人做」的現象的根源之一,亟需解決,那麼人力資源培訓自然不可或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特區政府應攜手企業共同改善教育及培訓,對失業者提供再培訓課程,減少技術錯配,改善本地僱員的就業能力,並提升勞動人口的質素。尤其對於那些長期都缺少人手的行業,如安老護理業等,應提供更多的培訓活動及培訓津貼,幫助一些低學歷人士轉行投身護理業。政府亦應透過多元化的措施,如在不同地區舉辦大型招聘會、與不同行業的僱主聯絡、網羅各行各業的空缺,包括較受最低工資影響的行業的空缺及基層職位,以促進就業資訊的流通,協助求職人士掌握最新的職位空缺情況,擴闊求職的選擇,及協助僱主招聘人手。

本港需要更重視女性勞動力,在釋放女性勞動力方面下足工夫。不少婦女都希望並願意投入到勞工市場,但因為自身技術不足、要照顧家中兒童、工作欠缺彈性安排等原因,無法兩頭兼顧,影響了她們加入勞工市場的意願。面對這一類婦女群體,一方面,政府應提供相應的就業訓練及支援、諮詢服務,提升她們的個人能力及擴大她們經濟參與的自主空間,鼓勵婦女走出家庭,投身社會工作。另一方面,政府應籌備提供更多普通家庭可負擔的優質幼兒託管中心,並持續關注改善女性就業的環境,加強女性勞工保障、加強相關條例及意識教育,從文化意識上消除職場上對女性的歧視,推動男女同工同酬,讓婦女可放心、無後顧之憂地投入勞工市場。
增加幼託讓婦女投職場

此外,「輸入外勞」亦不失為緩解勞工不足的方法,然而本港社會各界對該問題爭議不斷、看法不一,對此,特區政府應全面、深入地研究目前香港勞工市場狀況,應不應該輸入外勞、要輸入多少,作出客觀評估,用數據和事實說話。近年來政府不斷提出加快興建房屋及推出不少大型基建項目,可以想像未來建造業人手荒將會愈演愈烈,如果未來個別行業,如建造業、安老業,在吸引新人入行時仍存在人手嚴重不足的情況,政府有責任務實地繼續與持份者探討如何採取適當措施,在不影響本地工人的就業和合理收入水平的原則下,有限度和針對性地輸入外勞,應對急增的人手需求。事實上,臨近的日本和新加坡,對於長期缺乏人力的行業,亦都採用輸入外勞政策應對,值得本港社會從各利益方面、多角度進一步探討和參考。

本港正在走向復甦,走向新的發展,緩解各行各業人手不足刻不容緩,希望政府及業界攜手,除上述所提及的,亦應定期檢討薪酬福利待遇是否合理、職業安全是否得到保障、職業晉升階梯是否完善等等,多管齊下解決問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海南省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張文嘉博士

星島日報相關文章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518209/%E6%97%A5%E5%A0%B1-%E6%B8%AF%E8%81%9E-%E4%BE%86%E8%AB%96-%E5%A4%9A%E7%AE%A1%E9%BD%8A%E4%B8%8B%E6%87%89%E5%B0%8D%E5%8B%9E%E5%B7%A5%E7%9F%AD%E7%BC%BA
Bingo網頁設計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