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傑莊:香港電影業要有改革擔當和行動
吳傑莊:香港電影業要有改革擔當和行動
吳傑莊 全國政協委員 立法會議員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執行會長
被視為「經濟景氣晴雨表」的香港電影業,2023年全年票房收入倒退12年,聖誕黃金檔期收入創20年新低。危機既已顯現,業界要多管齊下、化弱為強,以內容為體、科技為用、市場為要、融合為強,全方位提升,吸引觀眾重回影院,支持重建香港電影王國。
在過去一年,先有賀歲片《毒舌大狀》三度打破票房紀錄,引來「港產片回春」的叫好,也有4月尾「全港戲院日」帶來的一波觀眾高潮,各大院線網站曾被「逼爆」出現無法登入的盛況,但最終落得高開低收的僅逾14億元總收入,較疫前的2019年下跌25%,倒退到2011年水平。至於作為「黃金檔期」的聖誕總票房更不足2,000萬元,按年大跌超過四成,創出20年新低,當中最賣座的港產片《年少日記》其間更只收130萬元,這與「王牌大片」過往單日可勁收300萬元形成強烈對比,既凸顯危機更引發反思,而最關鍵的還在於香港電影業有否足夠的改革擔當和行動。
對於市場的慘況,業界整理出多個因素,包括整體經濟和市場消費尚未復元、市民看電影的模式出現轉變、外遊人數增加,以及疫情期間拍攝停滯令影片選擇不多等。這些因素都重要,但其實只屬外因,電影既是「講故事的手藝」,「內容為體」自當屬「永恒的定律」。當前的政策支持和業界取態,偏重於中小規模、探討社會敏感議題或隱秘暗角的小品式電影,題材、內容和表達手法較局限於本土視角,亦易挑起倫理乃至公共爭議,往往會干擾電影業的健康發展,削弱觀眾共鳴、市場共榮和情感共振的效果。政府應參考韓國的文化產業政策,對業界提供針對性、市場化的合作、支持和引導,促進市場投資,加強文化價值的內涵,並且加大培養多元化的本地人才,製作更多港產或合拍電影,推動電影的內容與觀眾、投資間的雙向奔赴、互動加持。
電影是科技化的藝術,創新科技與電影藝術結合,可為電影製作帶來更多可能性,推動電影業的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是現代電影的必然出路。政府需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協商合作,建立影視業自主知識產權開發和交易平台,以及數據中心,打造「科技為用」的數字生態系統,為電影人提供可自由選擇、全線的、低成本和一站式的解決方案,降低創作和製作成本,減免侵權糾紛風險,促進合拍片和國產片通過市場化的方式「走出去」。
推動電影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可通過發行、放映、內容、營銷、評價機制的差異性市場布局,由政府牽頭並與業界合作,再通過公開性、國際性的電影活動,打造更多乃至全年性的「超級檔期+超強影片」組合,營造市場口碑、創作推介熱點,開拓常態化、不同主題的「黃金檔期」,以吸引更多觀眾離開網絡,重回影院。
內地市場大、觀眾多、機會廣,在政策加持下,香港電影要加快融入內地市場,並借助內地的廣闊市場和資源,為香港業界提供更多發展機會。同時,內地電影商宜善用香港特區外向型文化的特質,更好地參與國際文化競爭,攜手香港電影發行商通過電影傳播中華優秀文化,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香港故事,發揮市場和文化的綜合效益,促進融合發展,開拓香港電影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