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嘉 荃灣區區議員 海南省政協委員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目前中國正迅速成為全球創新大國,擁有眾多處於初創階段的特專科技企業。同時隨着大灣區不斷推進科創產業的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將有大量的科創企業需要融資及上市,這將促使香港能穩步邁向全球創新科技融資中心的目標,進一步鞏固其作為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的重要樞紐地位。香港可以借助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為全球投資者提供獨特的機會接觸到這些充滿潛力的科技企業,同時成為內地科技企業的融資平台和國際化窗口。
發展創投基金完善創科生態
就如去年3月港交所推出「18C」改革,允許未有收入、未有盈利的「專精特新」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具體來說,「18C」瞄準的五大行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和軟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以及新食品和農業技術,可以說涵蓋了目前「硬科技」含量最高的賽道。「18C」推出後,一批高「含科量」的硬核科技公司陸續遞交上市申請書,這不僅促進了本地市場的活力,還提升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創新科技行業的投資特點是高風險、高投入和長周期,這與傳統的香港投資心態有所不同。而且新經濟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着更多的風險因素,包括市場不確定性、技術革新壓力以及資本運作挑戰。因此,港交所未來需要加強監管,確保新經濟上市公司的質素,例如建立更嚴格的審核機制,確保企業的財務透明度和經營合規性,從而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發展科創不能單靠政府,需要「政、產、學、研、投」各界共同參與,需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打造一個鼓勵創新、包容失敗的環境,這樣的生態系統才能夠支撐香港在創新科技領域的長遠發展。深圳、硅谷、以色列等地的經驗證明,科創產業要蓬勃發展,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往往遠超公營機構,也需要有蓬勃發展的創投基金。
教育和人才培養是關鍵
除了政策和市場的支持外,教育和人才培養是關鍵。香港擁有5所全球100強大學,並擁有2家全球排名前40的醫學院,匯聚眾多國際科研學者、權威專家,人才庫充裕,足夠香港培養具備科學思維和創新精神的跨學科人才,大力發展STEAM教育。未來的金融科技將依賴更多具備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等背景的科技人才,這些人才將在數字交易平台設計、智能投資管理和風險控制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樣,法律行業的科技化也需要STEAM人才參與智能合約設計和數字法務工具的開發。將來香港的STEAM人才能夠在創科與金融、法務、市場營銷等領域的交叉點上,成為推動企業創新和發展的中堅力量。
創科是香港未來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待各界能夠抓住機遇更緊密地合作,充分利用自身的商業和金融優勢融入到創科發展中,相信香港未來有望在全球創新科技版圖中佔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