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 2024義工嘉許
  • 2024義工嘉許
  • 2024義工嘉許
  • 2024義工嘉許
  • 2024義工嘉許
  • 2024義工嘉許
  • 2024義工嘉許
  • 第十屆理事會就職典禮
  • 2023義工嘉許禮
  • 415
  • 兩會精神分享會2
  • 議員培訓班
  • 完善地區治理

陳家珮:發掘大熊貓個性 發展「熊貓經濟」

陳家珮 立法會議員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執行會長

中央政府第三度向香港送贈一對大熊貓,加上一對在港出生的大熊貓雙胞胎,引起社會對「熊貓經濟」在港發展潛力的熱烈討論。適逢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迎來新局長,我有信心在新局長領導下,香港在文化、體育和旅遊三方面都將迎來蓬勃發展,「熊貓經濟」大有可為。

有評論指出,香港推行「熊貓經濟」可能會遇上「同質化」問題。由於內地大熊貓數量眾多,香港即使再增加兩隻大熊貓,要與鄰近內地城市競爭,依然吸引力稍弱。不過在我理解過內地近年的「熊貓熱」後,我認為這是過慮了。

首先,最新的國家林草局數據顯示,全球圈養大熊貓的數量達757隻,雖然大部分在內地,並分布在不同地區,但這不減各地人民對大熊貓的喜愛,當中甚至出現了「現象級」大熊貓明星。例如成都的「花花」、北京的「萌蘭」,以及重慶的「渝可」和「渝愛」雙胞胎等,既能在網上吸引極多人民觀看他們的片段,亦能吸引人們排隊入園探望。這些現象反映,即使在一國之內,也可容納多個城市各自展示大熊貓魅力。

第二,成都、重慶、北京等地的大熊貓沒有「同質化」問題,我認為是因為每隻大熊貓各自有獨特的個性。大熊貓本身是十分可愛的動物,毛茸茸的外表配上圓滾滾的身型,不僅小朋友喜愛,對成年人也甚具吸引力。

在這個社交媒體盛行的時代,要想成名,甚至「爆紅」,必須具有獨特和突出的個性。

透過「熊設」提高知名度

內地的大熊貓「明星」各有特點。「花花」比較矮胖,經常遭同伴搶去食物,工作人員經常因此要為牠加餸,特別惹人憐愛;「萌蘭」非常活潑,喜歡攀爬,是個「越獄」高手,其「越獄」片段牽引着眾多網民的心;「渝可」和「渝愛」則性格迥異,一動一靜,兩兄妹的互動引人入勝。

由此可見,發掘和放大每隻熊貓的獨特性是成功的關鍵。香港要捧紅自家大熊貓,必須先發掘牠們不同的個性,並在這基礎上再進行推廣,提高牠們的辨識度和知名度。

明星藝人有所謂的「人設」來幫助他們營銷,我們的大熊貓也可以有「熊設」,而「熊設」更是毋須虛構,因為每隻大熊貓本身就有各自的特性,我們只需順應其天性,發掘其個性便可。如今直播風行,捕捉熊貓的可愛片段並不困難,困難在於花時間和心機去放大牠們的特點,只要累積足夠流量,自然會有口皆碑,慢慢轉化為入場人數,提高周邊產品的銷量。

期望香港能夠抓住「熊貓經濟」的機遇,創造更多經濟價值,六隻在港大熊貓也能發揮牠們天生的治癒能力,為本地市民和旅客帶來美好的心情。


來源:https://www.tkww.hk

Bingo網頁設計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