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 第十屆理事會就職典禮
  • 2023義工嘉許禮
  • 415
  • 兩會精神分享會2
  • 議員培訓班
  • 完善地區治理
  • 中秋派月餅
  • 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與南區青年領袖座談,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成偉家訪中西區居民,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王卉向香港島婦女聯會成員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尤斌

吳莊傑:社會承擔共同責任 防學生墮騙局

吳莊傑 全國政協委員 立法會議員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執行會長

 

網絡詐騙罪案愈趨猖獗,內地來港求學的大學生屢成電騙目標,日前一名18歲內地女生損失920萬元,昨天有消息指,再有港大內地生被詐騙,損失約180萬元。騙徒手法層出不窮,長遠來說,香港社會除了要提高防騙意識外,也必須完善處理詐騙犯罪的機制,金融機構、電訊公司及社交媒體平台方面均應在防範詐騙方面承擔相應責任。特區政府打擊網絡詐騙罪行不遺餘力,令人鼓舞,未來全港各界都要同心合力,增強青年學生防範意識,避免他們墮入騙局。

據報香港大學上周向學生發電郵,透露近月有60多人遇詐騙,損失共6,000萬元,平均每人100萬元,要求學生填回防騙問卷減風險,否則禁進圖書館。

網絡詐騙無孔不入,騙徒伎倆已到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必須提出更多措施應對。

儘管特區政府已透過執法行動和防範措施,以及宣傳活動,針對港漂生受騙而舉辦校園講座,同時在社會廣泛宣傳,提高市民防騙意識。不過,網絡詐騙仍然銳增。根據警方數字,2024年上半年,詐騙案有19,897宗,較2023年同期的18,743宗,增加1, 154宗(6.2%),當中62.3%涉及網上騙案,損失金額數以十億港元計。

本港的網上騙案去年上半年惡化至每14 分鐘便有一宗,情況已達到非常嚴重的地步,除了令苦主蒙受巨大財務損失,也令他們飽受情緒困擾。

驗證廣告商身份 防詐騙廣告散播

電騙入侵校園,就連大學生也中招,筆者認為並不簡單,社會也應該反思,受騙損失是否簡單只由受害市民一方面自行承擔。最近,香港青年學生動力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受訪者認為詐騙案件中受害者不應承擔所有損失,並指出金融機構、電訊公司及社交媒體平台方面均應在防範詐騙方面承擔相應責任。

特別是社交媒體,現時有大量涉嫌詐騙成分的訊息及廣告在網絡上流傳,容易誤導消費者墮入詐騙陷阱。以JPEX事件為例,社交媒體平台防詐騙措施嚴重不足,受害苦主達2,000名,涉案金額高達13億元,凸顯了社交媒體平台在廣告審核和用戶驗證方面的漏洞。筆者認為社交媒體平台有責任加強驗證廣告商的身份及合法性,並防止用戶賬戶被入侵。

另外,電訊商亦須加強電話卡身份核實程序,引入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防止不法分子以偽造證件登記電話卡。金融機構則必須建立實時詐騙監控系統,當受保護賬戶在短時間內被大量提款時,銀行必須即時凍結交易並通知客戶;同時還須提供全方位的即時通知服務,包括新設備登錄提醒、高風險活動警告,以及所有出境支付交易的實時通知,也須為客戶提供24小時可用的報告渠道,使消費者能夠迅速阻止未經授權的交易。

檢討電話卡核實程序

長遠來說,香港社會除了要提高防騙意識外,也必須完善處理詐騙犯罪的機制。筆者建議推行一套「詐騙損失責任架構」,要求金融機構、電信公司和社交媒體平台共同承擔打擊詐騙的責任,並根據各方在詐騙事件中的疏忽程度進行合理的損失分配。

事實上,新加坡已於去年12月實施類似的詐騙損失責任架構,澳洲也建立了「詐騙預防框架」。這些海外經驗證明,多方合作的防詐機制是可行且必要的。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更需要建立完善的防詐體系,保護消費者權益。

要有效打擊網絡詐騙,不能單靠警方之力,而是要全港上下、跨政府部門、跨界別、跨層面合作進行,是一場持久戰役。行政長官李家超去年在施政報告答問會上,批評詐騙金錢、犯法的人是魔鬼,強調特區政府會對任何罪犯窮追猛打,與受害人站在同一陣線,設法提高市民對騙案的警惕性。筆者看到特區政府打擊網絡詐騙罪行不遺餘力,也十分鼓舞,未來全港各界都要同心合力,更好保護市民權益。

 

來源:https://www.wenweipo.com

Bingo網頁設計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