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紫祥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在香港的未來版圖中,北部都會區猶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承載推動經濟多元化、增強區域競爭力的歷史使命。在政府與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北都區的規劃與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進,展現出一幅繁榮發展的壯麗畫卷。
特區政府對北都區的開發寄予厚望,已提出一系列詳盡的發展規劃。這些規劃不僅着眼於經濟的快速增長,更注重社會的全面進步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政府通過公開咨詢、專家研討等方式,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同時,政府還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為北都區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北都區的開發中,政府積極賦予市場更大的自由度,鼓勵開發者在既定框架內自主探索創新項目和方案。通過借鑒市建局及港鐵的成功經驗,政府研究並實施了更靈活的地價支付模式,有效減輕了開發者的資金壓力,加速了項目的推進。此外,政府還積極引入國際知名企業,通過稅收優惠等政策吸引其落戶北都區,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創科產業是北都區發展的重要引擎。政府深化港深合作,加強與深圳南山區的交流與合作,借鑒其在創科政策和實踐方面的成功經驗。同時,政府繼續依託「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計劃及相關稅務優惠政策,吸引國際知名企業在北都區設立分部或總部。此外,政府還借鑒以色列的創科發展模式,吸引民間投資以減少對政府資金的依賴,通過市場力量驅動創科產業的繁榮發展。
交通是北都區發展的血脈。政府優先發展交通基建,引入智能交通系統,提高交通效率。同時,政府採用公私合營(PPP)模式,制定清晰的回報機制,吸引私人企業參與基建投資與管理。這些措施不僅有效緩解了政府財政壓力,還提升了交通設施的服務質量和運營效率。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政府高度重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北都區創新自然保育管理模式,探索私營管理自然保護區的可能性。通過制定明確的土地規劃和建立協作溝通機制,政府確保了發展與保育之間的平衡。此外,政府還加強公眾的環保意識教育,推動綠色生活方式,共同守護綠水青山。
社會各界對北都區的發展同樣寄予厚望。企業、非政府組織、學術界等紛紛貢獻智慧,共同探索北都區的最優發展路徑。他們通過參與規劃咨詢、提供技術支持、開展公益活動等方式,為北都區的繁榮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同時,市民也積極參與北都區的建設和發展,通過提出建議、參與志願服務等方式,共同為北都區的美好未來貢獻力量。
筆者認為,北都區的未來發展需要政府與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智慧貢獻。我們對北都區的發展充滿信心,讓我們齊心獻智,共築北都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