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 2024義工嘉許
  • 2024義工嘉許
  • 2024義工嘉許
  • 2024義工嘉許
  • 2024義工嘉許
  • 2024義工嘉許
  • 2024義工嘉許
  • 第十屆理事會就職典禮
  • 2023義工嘉許禮
  • 415
  • 兩會精神分享會2
  • 議員培訓班
  • 完善地區治理

吳傑莊 | 文匯報 | 【兩會聚焦】尋龍訣③:構築香江「龍巢」 革新成果轉化機制

吳傑莊 全國政協委員 立法會議員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執行會長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高鋒集團主席吳傑莊表示,香港創科當前亟需突破「需求牽引、跨境協同、全鏈貫通」的成果轉化機制。

他解釋,香港高校科研實力突出,但產學研轉化率偏低,核心障礙在於「科研評價體系與市場需求脫節」,即現行考核過度側重論文與縱向課題,導致科研人員缺乏轉化動力。

吳傑莊引述數據表示,香港技術轉移收益分成比例僅三成至五成,且缺乏中試平台,導致「實驗室成果難以跨越產業化鴻溝」,他建議應提高科研人員收益比重至70%,設立專項基金支持中試環節;構建跨境協同網絡,依託河套深港合作區打造「香港研發—深圳中試—大灣區量產」鏈條;借鑒杭州「概念驗證中心」模式,建立需求對接平台,引導企業聯合實驗室進駐高校。

 

港擁國際化優勢 打通產學研可突圍

吳傑莊認為,在國家支持及特區政府適當政策配合下,香港應以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微電子三大領域為突圍的關鍵,呈現「跨境協同深化」與「新質生產力崛起」的雙輪驅動格局,估計未來五年或可培育3至5家總估值百億美元計的科技企業,成為大灣區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策源地,「關鍵在於打破慣性,以需求牽引生態,讓科研與市場真正對話。」

 

育技術轉移「紅娘」 為企業學術界「牽線」

吳傑莊認為,在推進創科產業的過程中,香港應在「積極引導」與「市場主導」間尋求平衡,建議特區政府可仿效杭州的經驗,明確「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服務定位,減少行政干預,「政府需開放公共場景,例如醫療、交通等領域,為企業提供技術驗證支持。」他坦言,香港雖已推出人才引進、專項創業補貼等政策,但制度性成本仍存挑戰,例如,2025年審計新規終結「零申報」,可能增加初創企業合規成本壓力。

對政府基金效能,吳傑莊建議強化市場化運作,如引入專業機構管理創科創投基金,通過業績分成激勵管理人發掘優質項目,同時拆牆鬆綁,允許基金投資境外項目,以吸引國際資本。特區政府亦應發揮「背書效應」,優先支持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戰略方向的項目,降低民間資本信息不對稱。

 

構建「生活+事業」生態 留住頂尖人才

吳傑莊認為,香港還需進一步構建「生活+事業」的人才生態。

在生活配套支持上,他認為應當設立國際人才社區,提供跨境醫療、子女教育便利及擴大人才公寓覆蓋;在事業支持上,推行「雙聘制」允許科研人員跨界任職,並設立「大灣區科創簽證」簡化內地人才流動。同時,香港需要強化產業協同,吳傑莊建議通過河套合作區與騰訊、商湯共建實驗室,推動產學研聯合培養,又建議優化現有人才計劃篩選機制,突破世界百強大學劃線限制,引入行業頂尖實戰型人才。

 

來源:https://www.wenweipo.com

https://www.wenweipo.com

https://www.wenweipo.com

https://www.wenweipo.com

Bingo網頁設計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