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 第十屆理事會就職典禮
  • 2023義工嘉許禮
  • 415
  • 兩會精神分享會2
  • 議員培訓班
  • 完善地區治理
  • 中秋派月餅
  • 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與南區青年領袖座談,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成偉家訪中西區居民,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王卉向香港島婦女聯會成員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尤斌

朱立威:做好傳統節慶體現「無處不旅遊」

朱立威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南區區議員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鴨脷洲洪聖傳統文化節於3月2日盛大開幕,接神儀式率先奏響了這一節日的序曲。這場以「匯聚傳承」為主題、持續時長超過兩周的文化盛會,承載着香港歷經超百年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南區一年一度極為重要的傳統節慶活動,是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生動體現。

在整個節日期間,眾多精彩活動紛紛登場。譬如,3月15日舉辦的首屆「國際高樁舞獅邀請賽——洪聖盃2025」,這一賽事為傳統舞獅技藝搭建了現代國際舞台,使其綻放出獨一無二的魅力,吸引了大批舞獅愛好者以及眾多觀眾前來觀賞;3月16日的活動更是豐富多彩,上午舉行的「祈福放水燈」儀式飽含着美好的寓意,人們將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寄託於水燈,期望風調雨順。而在「龍舟拜廟」儀式上,8支龍舟隊莊嚴肅穆地參與其中,這些龍舟隊經過點睛這一傳統儀式後,從洪聖古廟對面的海面出發,來回划行三次,這一儀式的傳承,深刻地讓人們感受到香港傳統文化底蘊的深厚與悠遠。

大型賀誕巡遊無疑是整個節日的核心亮點。由16支隊伍組成、人數超過200人的龐大巡遊隊伍,從鴨脷洲洪聖廟出發,穿過鴨脷洲大街,最終抵達鴨脷洲公園。這條巡遊路線不僅僅是隊伍行進的軌跡,更是一條傳播文化的大道。它吸引了眾多市民和遊客,讓他們融入其中,真切地感受到香港本地別具一格的傳統節慶氛圍。

南區鴨脷洲洪聖傳統文化節在推動香港「無處不旅遊」概念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香港並非只有繁華的商業區和高聳入雲的大廈才值得遊覽。鴨脷洲憑借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通過舉辦這樣的文化節,成功地將自身塑造成為獨特的旅遊景點。在這裏,每一個角落都蘊含着文化氣息,每一個傳統儀式都承載着歷史記憶,每一種特色小吃都散發着獨特的魅力,這些都能夠成為吸引遊客的獨特元素。遊客們不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旅遊線路,而是深入到香港的基層社區,去探尋那些隱匿在市井之中的文化瑰寶。

擦亮旅遊業金字招牌

在香港,各個地區都擁有各自獨特的傳統文化資源。通過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揚這些本地的傳統文化,可以打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旅遊品牌,進而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這種模式具有很強的可複製性,可以在香港的各個角落推行,使香港的每一個地區都成為旅遊熱點,真正實現「無處不旅遊」的目標,讓香港的經濟發展更具多元化和可持續性。

旅遊業對於香港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經濟支柱。在疫情之前,旅遊業為香港經濟(本地生產總值GDP)帶來了4.5%的增長,這一增長比例不容小覷,同時為超過26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這意味着每一個旅遊相關的崗位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生計保障。旅遊不僅促進了旅客對香港的深入認識,更是人民雙向交流的重要途徑。香港有着中西文化交融、集古今特色的豐富文化旅遊資源,這些資源遍布香港各地,無論是繁華的都市中心,還是偏遠的鄉村角落。香港文體旅局一直致力於促進旅遊發展,積極落實「無處不旅遊」的理念,在香港各區發掘特色旅遊資源,將旅遊推廣到各個區域,讓不同行業從中受益,不斷擦亮香港作為最佳旅遊目的地的金字招牌。

鴨脷洲洪聖傳統文化節是香港南區的一張光彩奪目的文化名片,它以傳統文化為核心,有力地推動了「無處不旅遊」概念的發展。從這個傳統節慶的熱鬧景象到香港街頭巷尾的日常風貌,香港正在全方位地譜寫「無處不旅遊」的嶄新篇章。香港需要以更加開放的胸懷,將豐富的文化記憶轉化為極具吸引力的旅遊資本,讓每一條街道的獨特之處都成為吸引世界目光的理由。當旅遊從單純的「景點集合」轉變為深度的「城市體驗」時,香港必將進一步強化其國際旅遊城市樞紐的角色,邁向高質量旅遊發展的黃金時代。

 

來源:https://www.wenweipo.com

Bingo網頁設計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