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海龍 立法會議員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執行會長
高才來港後,子女教育銜接及職業發展是兩大重點。立法會議員、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尚海龍指出,協會通過新媒體平台提供升學指南,並倡議特區政府推動創業政策、松綁跨境資金流動。立法會議員鄧飛則主張以稅收貢獻作為人才價值核心指標。
子女教育一直都是高才通移民的重要考量,尚海龍指出,“計劃初期,許多家長因不了解香港升學體系而擇校困難。”他介紹道,協會運營的“為高才服務”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提供了大量教育相關內容。
政府可大力推動人才創業
談及高才通來港找工作難,尚海龍表示,城市和人才需要相向而行,城市提供發展土壤,人才適應本地生活。
在無工可找、就業機會不足的狀態下,讓人才繼續找工作不現實,他建議,特區政府要轉變思想,大力推進人才在港創業的政策,包括給予資訊引導等,“人才開了公司,不僅自己有收入,同時還能夠支持其他人才以及本地的青年在港就業。”
他指出,人才在港創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從內地來港的人才如何將資金帶來香港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希望特區政府重視四個‘10萬美元’政策,放寬內地高才攜帶資金來港。”
立法會議員鄧飛表示,整體來看,高才通在港找工作並不是非常困難,但也存在部分難以找到工作,“如果高才通在港找工作、創業難,就不要勉強,香港引入人才,無論是創業還是就業,都希望能對他個人的事業發展和對香港經濟有貢獻,絕大部分高才沒有問題,個別遇到困難可能是緣分問題,但這個情況為數不多。”
他亦建議,特區政府須“對癥下藥”,重視學校的特定專業排名而非僅關注綜合排名,以更精準地滿足行業需求,“比如中央財經大學的綜合排名在內地不算很高,但它的金融工程在內地排名是頭十位之內,現在香港恰恰就需要這種技術人員。”此外,他提出應主要依據個人或企業的稅收貢獻來評估其在香港的貢獻度,認為這是最簡便有效的衡量標準。
來源: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9/2025/0408/1075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