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 第十屆理事會就職典禮
  • 2023義工嘉許禮
  • 415
  • 兩會精神分享會2
  • 議員培訓班
  • 完善地區治理
  • 中秋派月餅
  • 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與南區青年領袖座談,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成偉家訪中西區居民,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王卉向香港島婦女聯會成員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尤斌

張馨玲: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八周年 攜手築夢向未來

張馨玲 福建省政協委員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八周年,也是《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五周年,意義非凡。香港已構建起更加完善的維護國家安全法律制度,為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值此喜慶之際,全港上下齊心慶祝,滿懷信心展望未來。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年來,社會安定繁榮,市民的正常生活和發展獲得保障,國際評級機構亦對香港給予正面評價。香港穩居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榜首、國際金融中心和世界競爭力皆排名全球第三,人才競爭力重返全球十大,香港擁有五所百強大學,成為世界百強大學最多的城市。市場預期香港在數年內有望成為全球最大財富管理中心,香港的前景風光無限。

香港與祖國血脈相連、命運與共,在國家的支持下,不斷邁向現代化、國際化和多元化的城市新篇章。香港在城市建設、交通基建、醫療科技等領域實現長足進步,民眾生活質素持續提升。特區政府在穩中求進的步伐中不斷推陳出新,回應市民所需,體現出良政善治的治理成效。社會亦展現出包容、多元、創新的精神特質,讓香港成為中西文化交融、思想活躍的城市典範。香港取得的硕果都離不開中央的堅定支持,亦離不開市民的共同努力與社會各界的團結奮鬥。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香港國安法》的落實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的推進,社會逐漸恢復秩序,民眾對發展的信心不斷增強。從完善選舉制度到推動「愛國者治港」原則落地生根,香港的管治體系不斷優化,行政效能顯著提升,社會穩定成為發展的重要基石。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特區政府全力聚焦於經濟民生,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讓香港在新時代背景下再度煥發活力。

作為國家「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通道,香港持續發揮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的角色,積極拓展與中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空間。在粵港澳大灣區、北部都會區等重大發展戰略支撐下,香港正不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成為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助力。

在這個充滿希望與機遇的時刻,教育的角色愈加關鍵。人才是城市未來競爭力的核心,教育是培養人才的根本基石。相信未來香港要在教育方面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展視野。以下是我的建言:

一、进一步推進多元教育發展,強化國家認同感。香港教育體系應持續深化國民教育、國安教育和歷史文化教育,透過課程內容的優化、校園活動的多樣化,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國家、民族和憲制秩序的理解與認同。同時鼓勵學校與內地院校進行交流合作,增進學生對祖國發展的直觀體會,從小建立家國情懷。

二、加快教育與創科融合,培養新質生產力人才。隨著全球科技競爭日趨激烈,香港要進一步結合自身優勢,鼓勵學生從中小學階段起接觸人工智能、編程、大數據等新興領域。高校方面,應與國內外頂尖科技機構、企業深度合作,設立創新實驗室與實習機會,促進產學研融合,培養一批具備國際視野、實戰能力的科技創新人才。

三、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提升學與教效能。在科技水平高速发展更迭的背景下,香港教育應積極擁抱科技,推動教育數字化發展,提升教學效能與學習體驗。特區政府可考慮加大對學校資訊科技基建的投資,推動智能教學平台、混合教學模式與數據驅動評估機制的應用,讓教學更具互動性、個性化與前瞻性。此舉不僅有助於促進教育公平,讓不同地區學生都能享有優質資源,更能讓學生掌握未來社會所需的數碼素養與創新能力,打造與國際接軌的學習環境,提升整體教育競爭力和創造力,讓孩子在快樂學習中茁壯成長。

站在新起點上,香港既要堅定制度自信,守護法治與安定,更要以創新為引擎,以教育為基石,為年輕一代開拓更廣闊的未來舞台。相信只要我們同心同行、堅毅前行,香港定能迎來更加燦爛輝煌的新篇章。





Bingo網頁設計公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