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破局,以創新致遠。2025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發布施政報告,以「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為總綱,交出了一份兼具戰略高度與民生溫度的施政答卷。施政報告以「拚經濟、惠民生」為核心,通過北部都會區重塑空間格局、創科驅動產業升級、文體旅遊增強文化軟實力等,展現特區政府「由治及興」的決心。
今年作為「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的一年。香港做出的這份施政報告報告不僅延續了特區政府「以結果為導向」的治理理念,更以「內外聯通」的精準定位,將香港的制度優勢、區位優勢與國家戰略需求深度融合,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一要深化改革。報告貫穿改革理念,體現強烈改革精神,治理現代化是香港保持競爭力的核心密碼。在治理方面,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完善公務員評核機制,旨在提升政府效能;在區域發展上,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並制定專屬法律,加速北部都會區建設,展現破局決心。過去一年,香港在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居全球第三,國際競爭力重返世界前三,五所高校躋身世界百強,人才競爭力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家庭收入中位數增長11%。這些數據不僅體現了香港社會的活韌性,更彰顯了「一國兩制」下的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
二要以民為本,民生改善是施政的根本落腳點。特區政府重視傾聽民意,能夠充分了解民情、民意、民生。通過特區在醫療、就業、文旅等領域推出的系列舉措,處處能夠體現「民有所呼、政有所應」的施政理念。在基層服務領域,科技創新正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這些變革發展既緩解了相關行業的人力短缺,又能為重點項目輸送專業人才,實現了經濟發展與民生保障的良性循環。這一系列改革措施,緊貼市民訴求,直指問題癥結,增強了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三要釋放優勢。強化內聯外通,服務國家大局。香港重點要以文化為紐帶、旅遊為通道,搭建將中外文明互鑒與國際消費相接的平台。特區政府會推動「粵港澳遊艇自由行」,與廣東省政府商討「港艇北上」和「北艇南下」的便利措施,設立「遊艇動態監察系統」,讓訪港遊艇無須預留泊位即可在指定水域自由航行和停泊等。此外報告強調「要開拓中東、東盟、中亞等新市場」,這一方向正能夠強化香港文體旅遊的發展道路。讓香港成為全球文化產業「引進來」與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雙向樞紐尤為重要。社會各界應深刻認識香港在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中的重要身份與使命,支持香港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及科教興國,創新驅動發展等國家戰略,加大開拓國際市場。
四要聚焦發展,報告聚焦當下,更謀劃未來。將文化軟實力與科技創新力融合是香港的獨特優勢與面臨的極大挑戰。報告提出打造全球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西九文化區正加速構建完整的藝術品交易生態圈,為文體旅遊發展釋放更多可能。此外,香港實行人才與資金雙輪驅動,以及着力發展基礎設施與產業協同,僅是「高才通計劃」每年便能夠為香港帶來340億港元經濟貢獻。香港豐富立體的創科布局,讓香港在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佔據獨特位置。
這份施政報告構建了「改革精度、民生溫度、發展效度」的三維評價體系,得到社會各界積極反響。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香港通過制度型開放釋放發展動能,以民生改善築牢社會根基,用北部都會區與創科產業打造未來增長極。相信在特區政府的領導下,香港社會各界團結一致,定能在新發展格局中書寫更加精彩的篇章,實現由治及興的宏偉目標。
來源:
https://www.tkww.hk/a/202509/18/AP68cb6005e4b0f2e743956a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