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島各界聯合會

  • 第十屆理事會就職典禮
  • 2023義工嘉許禮
  • 415
  • 兩會精神分享會2
  • 議員培訓班
  • 完善地區治理
  • 中秋派月餅
  • 港島工作部部長薛惠君與南區青年領袖座談,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楊成偉家訪中西區居民,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王卉向香港島婦女聯會成員宣講二十大精神
  • 港島工作部副部長尤斌

莊紫祥 常務副理事長 刊文 養成文明生活方式抗擊疫情

養成文明生活方式抗擊疫情


莊紫祥 博士 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創會會長/本會常務副理事長

隨着疫情的變化與外輸病例的增加,防控要持續深入,市民的防控意識、清潔意識要不斷提高,愈加注重培養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

養成文明的生活習慣,能夠為阻隔病毒傳播壘起一道防線。據專家介紹,新冠病毒傳播途徑:一是飛沫傳播,二是接觸傳播,前者借由噴嚏、咳嗽、說話產生的飛沫「口口相傳」;後者則沿着物品表面--皮膚接觸--黏膜感染這一脈絡「層層遞進」。另有公開資料顯示,4%至6%的痰跡中帶有結核菌;手指頭表面約有10萬個細菌......從這個角度講,培育勤洗手、戴口罩、咳嗽掩口鼻等良好的生活習慣,無疑是社會公眾預防病毒感染、掐斷傳播通道的重要方法。

抗「疫」的特殊時期,培養一套新的生活方式並非難事;但回歸正常生活秩序後,已經提升的文明水位也可能又降回去。原本那種交錯的圍桌合餐,卻要堅持「分案而食」,有人難免覺得少了些熱鬧的煙火氣;在流感多發季戴好口罩,也不乏有人會覺得「出洋相」「瞎矯情」。殊不知,每個人都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種種文明習慣既是對自己的保護,同時也是對他人的尊重。這就需要每個人在知識和理念上除舊佈新,在日拱一卒的自省與自律中主動培育文明習慣,將文明風尚轉化為社會共識和集體行動。

一套文明習慣的形成,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既需要好言好語的諄諄勸導,更離不開制度條例的剛性規範。倘若僅僅停留在「倡議」「呼籲」的語言層面,缺乏真招實招的外在約束,很可能難以產生實效。比如,看到有人亂扔垃圾,自己為圖省事就有樣學樣;看到環境髒亂差,自己的文明舉止也跟着急遽「退化」。現雖對不文明行為,制定了相關條例,針對隨地吐痰、公眾地方吸煙等行為作出明確處罰規定,得到市民的認同和支持;其他國家和地區亦有相關規定,懲處違背公共秩序與公共健康的行為。事實證明,只有依照法制,亮出嚴厲的態度和處罰來,才能倒逼對文明習慣的敬畏,並將之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只有保持文明生活習慣,才能夠助力抗擊疫情;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也是培育文明生活習慣的重要契機。如果我們能在防疫期間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文明生活方式,並將其保持下去,無疑將為今後生活留下一筆文明的精神財富。


文匯報相關文章

http://paper.wenweipo.com/2020/03/25/PL2003250002.htm





Bingo網頁設計公司
Top